您好,欢迎访问江苏德耐美克电气有限公司!
0511-84519618

什么是储能?

什么是储能?

发布日期:2023-08-22 浏览次数:1336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我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坚持市场主导、政策驱动,强调统筹规划、多元发展,鼓励创新示范、先行先试,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和地方政府的落实,新能源发电占比逐年递增,进而引发了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国内外针对各种类型的储能建设示范工程,陆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储能项目,推动了储能技术的发展。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出来的过程。它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要。利用储能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平滑波动、跟踪调度输出、调峰调频等,使可再生能源发电稳定可控输出,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大规模接入并网的要求,对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储能市场发展迅速,各类新技术迭出,共同促进储能行业持续发展。高压级联储能在大容量场景优势显著;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快速发展,钠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氢储等产业化不断加速;新的物理储能技术层出不穷,光热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示范项目逐步落地。

电化学储能
  电化学储能是利用化学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储能技术及措施。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中,主要分为新能源+储能、电源侧辅助服务、电网侧储能、分布式及微网、用户侧削峰填谷五类场景。

锂离子电池储能
  锂电池储能材料体系以磷酸铁锂为主,电池向大容量方向持续演进。根据工信部要求,储能型电池能量密度≥145Wh/kg,电池组能量密度≥110Wh/kg。循环寿命≥5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当前的电化学储能尤其是锂电储能技术进入了一个新变革周期,大电芯、高电压、水冷/液冷等新产品新技术逐渐登上舞台,储能系统向大容量方向在持续演进。
2022年储能锂电池全年出货量达到130GWh,同比增长170.8%,增速超过动力电池。从细分赛道来看,电力储能、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电池出货量攀升。其中户用储能出货量增长最快,增速超3.5倍,电力储能、便携式储能增速均超2倍。而通信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所放缓,在2022年储能负增长,同比降25%。

钠离子电池储能
  与锂资源相比,钠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所以在大规模应用的场景下,钠电池没有明显的资源约束。而且,钠电池的正极材料、集流体材料的理论成本比锂电更低,在完成产业化降本之后,其初始投资成本有望较锂电更低,可以锂离子电池40-50%的成本优势达到锂电池70%的性能,可以填充到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市场如储能当中。
  技术特点:成本低、安全性高、高低温性能较好;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低。
  发展应用:主要应用于备用电源、两三轮车、电力系统调峰、调频、通信基站等。
  关键技术:新型电极材料、高倍率硬碳、高电化学稳定电压电解质、干法电极工艺等。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资料。